【35歲前要培養的66種思維】為人處世,留有縫隙

undefined

有這麼一個寓言故事:

 

有一頭大象在樹林裡漫步,由於光線比較暗,一不小心把刺蝟的老巢踩壞了。
大象很慚愧地向刺蝟賠禮道歉,但是,刺蝟卻對此耿耿於懷,不肯原諒大象。

 

一天,刺蝟看見大象躺在地上睡覺,心想:「機會來了,我要報復大象,至少,我可以咬這個龐然大物一口。」

 

但是,大象的皮特別厚,刺蝟根本咬不動。
刺蝟圍著大象轉了幾圈,想啊想,終於想出一個好辦法,刺蝟發現大象的鼻子是個進攻點。
於是,刺蝟忘乎所以地鑽進大象的鼻子裡,狠狠地咬了一口大象的鼻腔黏膜。

 

大象感覺鼻子裡一陣刺痛,牠猛烈地打了一個噴嚏,將刺蝟射出好遠,刺蝟被摔了個半死。

 

好久,刺蝟才從地上爬起來,痛不欲生,對前來探望它的同類說要記住我的慘痛教訓,得饒人處且饒人!:「」

 

生活中常常有些人像刺蝟一樣,小肚雞腸,無理爭三分,得理不讓人。
假如是重大的是非問題,自然應當不失原則地論個青紅皂白,甚至為追求真理而獻身。
但在日常生活中,也包括工作中,往往是為一些非原則問題,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睚眥必報,結果弄得兩敗俱傷。
朋友之間因為一句閒話爭得面紅耳赤,形同路人;鄰里之間因為孩子打架導致大人拌嘴,老死不相往來;夫妻之間因為家庭瑣事同室操戈,勞燕分飛,如此等等,不一而足。
得饒人處不饒人,結果往往害了自己。

 

據說,在建房子的時候,要在需要的地方恰到好處地留一點空間,從而避免拉裂或擠壓的變形出現,以不太完美的形式達到完美的境界。
其實,在為人處世方面也應該這樣,留一點縫隙,也就是為自己留一條後路。
如果我們時時處處工於算計,事事錙銖必較,不給別人留半點餘地,不讓自己犧牲一點利益,那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必定會出現劍拔弩張的局面。

 

任何事情不要做得太絕,得饒人處且饒人,寬容別人就是寬容自己,給別人留條後路就是給自己留條後路。

 

宋代的呂蒙正胸懷寬廣,氣量宏大,有大將風度。
每當遇到與人意見相左時,他必定以委曲婉轉的比喻來曉之以理,動之以情,皇帝對他很是信任。

 

當呂蒙正初次進入朝廷的時候,有一個官員指著他說:「這個人也能當參政嗎?」

 

呂蒙正假裝沒聽見,付之一笑。

 

他的同伴為此憤憤不平,要質問那個官員叫什麼名字。
呂蒙正馬上制止他們說:「一旦知道了他的名字,就一輩子也忘不了,不如不知道的好。」

 

當時在朝的官員也佩服他的豁達大度。
後來那個官員親自到他家裡去致歉,並結為好友,相互扶持。

 

呂蒙正這樣做是對的,為人處世,留有縫隙,是一種君子風度,可以顯示一個人博大的胸襟和深厚的修養。

 

給別人留餘地,就是給自己留餘地。
給別人方便,就是給自己方便。
這個世界說大也大,說小也小。
人海茫茫也會狹路相逢,你今天得理不饒人,又怎麼知道他日會不會與那人相遇呢?
與呂蒙正相比,身為大宋理學家的朱熹卻不懂得做人要留有縫隙,前後六次彈劾唐仲友,最終也只能灰溜溜地回家賣紅薯了。

 

不讓別人為難,不讓自己為難,讓別人活得輕鬆,讓自己活得瀟灑,這就是做人要留有縫隙的妙處。
不管是誰,我們要謹記以下「四絕」:
權力不可使絕,金錢不可用絕,言語不可說絕,事情不可做絕。

 

本資料來自海峽對岸某論壇,如有侵權,敬請告知!

arrow
arrow

    皇甫東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