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儒宗寶典卷一】大成殿至聖先師-談:觀念不一

大成殿至聖先師  降

詩曰:奉道闡教徹理研,儒宗寶典繼連篇。
      五教聖哲參鸞佈,啟化蒼生警大千。

其二:儒宗寶典開,壬戌募良才。
      八月科期盛,同心化劫災。

其三:祈安禮斗行,書繳達蒼京。
      兄弟匡儒釋,家中燦耀明。

今天人類雖然共同生活在這宇宙之間,但是,一樣米飼百種人:人心各異,猶如其面,亦正因各人執其意想和行為,遂有今天紛爭不息的局面。
當初九六原靈之所以下凡降生,乃是  上天有意讓大家自創幸福美滿之家園,殊料時至今日,不但幸福難尋,甚至本性之光明亦隨情慾之墮落而湮滅。
上天慈憫,不忍蒼生塗炭,所以在這末權之際敕賜真道,廣傳玄機,可惜庶民昏晦成習,執著假形情慾,玄機雖佈,難度迷津。
尤可嘆者,設壇闡教而自稱學修者,雖有辦道之心,卻無奉道之誠,非特不能深研明理而內自省,其自我之狂傲,造成偏見深執,故有「宮堂雖多,門戶嚴分」之畸形現象。

今天災敘頻傳,人心墮落,大家應該靜靜地思考和體悟,尤其  大道慈悲地佈化四字,竟然還有排斥和劃分的怪現象,探其源由,完全是人類觀念之作祟也。
人類眾生由於生活體系的不同,加上思想環境的差異,而構成了以「自我」為主的觀念和行為,這種觀念的差異,或行為上的不同,遂有派別的紛爭,甚至譭謗中傷的種種背道行為。
余愷切地希望天下眾生,有錯知改,善莫大焉。凡是人,不管是語言上,抑或行為上,難免因自己的偏見或錯誤的判斷,而有所誤謬,所以昔時賢人曾云:「日三省吾身。」
這是克己省心之道,亦是修身度人之根本。
人能時時反省自己的所言所行,檢討一切行為的得失,那麼,久而久之,所有的起心動念,便不會有損人利己的自私行為,方可吻合古道沿傳之禮儀典範。

奉勸天下諸子,自然大道化育人類已有幾千萬年,扭轉乾坤創造新境界,亦達數拾次。
今天人類雖然喪盡天良,泯滅本性,但是,慈悲的群聖群佛尚存一線希望,奏旨  無極,盡最後的努力,挽回眾生之覺路。
老實說,今天若無群佛的竭力挽救,那麼九星聚集,天地皆滅矣,時值末世之今日,眾生有幸而能脫過這一大劫,爾今爾後,應該體悟  上蒼浩蕩宏恩,所以向善奉道,克己復禮,應該是時候了。

今天五教教主為道而挽轉頹勢,所以觀念一致地歷劫度眾,處處闡教,無非是要眾生效行奉獻,一致地共創理想的未來。
比如說:吾儒宗神教,所提倡的講信修睦,誠敬忠孝,乃數千年來脈脈相沿相習的修齊之道,亦是吾中華文化歷久彌新之大本。
沒想到一些頑愚之徒卻譏為小道;認為人倫三綱,乃凡人之所學,何足道哉!
要學就學玄真大道,一步可以登天也。
眾生應知曉:登高必自卑,行遠起於邇,萬丈高樓若沒有穩固的根基,何能永遠佇立於天地!
三綱五常之人倫大道若不能臻備修齊,卻是如何去明性返悟而同配天地!
人類的理想或者可以說是大同小異;都想永生逍遙,離苦得樂,但是,一開始的觀念假若不稍加反省和檢討的話,恐有謬之千里的後果矣!

總而言之,大道之所以普化揚宣,乃要世人明理知悟,觀念正確,不可自大自傲,尤不可排斥區分,今天五教精華,玄真闡明,人人應當以誠虔之心,努力學習,所謂:「他山之石,可以攻錯也。」
尤其五教是秉旨闡化,廣傳真理,所以道道正法,脈脈歸源,祇要世人篤志深研,一心貫之,就是度登彼岸,永享幸福也!

arrow
arrow

    皇甫東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