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ug 25 Thu 2011 02:00
【儒宗寶典卷二】龍虎山吳真人-談:醫形不如醫心
- Aug 25 Thu 2011 01:59
【儒宗寶典卷二】鳳邑心德佛堂觀世音菩薩-論:獨立自強
- Aug 25 Thu 2011 01:20
【35歲前要培養的66種思維】王婆賣瓜,就要自賣自誇
- Aug 25 Thu 2011 01:18
【35歲前要培養的66種思維】不要以能人自居,求己不如求人
- Aug 25 Thu 2011 01:15
【35歲前要培養的66種思維】行闖職場江湖,厚黑學問與潛在規則
【35歲前要培養的66種思維】行闖職場江湖,厚黑學問與潛在規則
職場江湖上的潛規,則恰如擺不上桌面的小菜,不會大張旗鼓地寫在告示板上,需要35歲前的你明心亮眼地默默參透,才能避免接二連三的尷尬。
職場新人常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,為了在自己的上司面前留下好印象或者顯示自己的能幹,總是有意無意地說起自己輝煌的過去。
- Aug 24 Wed 2011 21:50
【500個故事教你做人】三人同臥
【500個故事教你做人】三人同臥
有3個人擠在一張炕上睡覺。
一個人在睡夢恍惚中覺得腿上奇癢難忍,便用手去狠命地抓,誰知抓在第二個人的腿上,因此怎麼抓也不止癢,倒把第二人的大腿抓得血水淋漓的。
第二個人在朦朧中摸到腿上的濕處,以為是第三人尿在炕上,急忙催他起來解手。
- Aug 24 Wed 2011 21:49
【500個故事教你做人】鄭人買履
【500個故事教你做人】鄭人買履
從前,有個鄭國人,想到市上去買一雙鞋子。
他本來應該到集市上按自己的腳的大小買鞋,穿上合適就買,不合適就繼續換著試,直到合適為止。
但是他卻先用一根稻草量了量自己的腳,作為尺碼。
- Aug 24 Wed 2011 21:46
【500個故事教你做人】富翁借牛
【500個故事教你做人】富翁借牛
從前,有一個富翁目不識丁,卻總喜歡搖頭擺尾,自命風雅。
有一次,富翁正在堂屋裡陪客,有人送進來一張借柬,向富翁借一條水牛去耕田。
富翁拆開借柬,口中念念有詞地看了一遍,隨後對借客點點頭說:「知道了,你小候片刻,等一下我親自來好了。」
- Aug 24 Wed 2011 19:30
【儒宗寶典卷二】慈航道人-論:安樂即在勤儉
- Aug 24 Wed 2011 19:29
【儒宗寶典卷二】文殊菩薩-談:本末
- Aug 24 Wed 2011 19:27
【儒宗寶典卷二】九天玄女娘娘-談:止於至善
- Aug 24 Wed 2011 01:27
【35歲前要培養的66種思維】主動創造條件,巧婦可為無米之炊
【35歲前要培養的66種思維】主動創造條件,巧婦可為無米之炊
萬事俱備,只欠東風,那就是米。
於是巧婦終究無法完成這一頓無米之炊。
可是假如有了米,假如巧婦完成了有米之炊,我們還會認為她是巧婦嗎?
- Aug 24 Wed 2011 01:26
【35歲前要培養的66種思維】兵貴神速,欲速也可達
- Aug 24 Wed 2011 01:24
【35歲前要培養的66種思維】道不同,可以為謀
【35歲前要培養的66種思維】道不同,可以為謀
「論語」裡有一句話,說:「道不同,不相為謀。」
意思是,不在同一條道上的人,不屬同一階級的人,不是同一立場的人,就應該井水不犯河水,老死不相往來。
在階級分明的社會,孔子顯然是在為自己的利益集團說話,這也是情有可原的,但到了現今這個多元文化相融、開放開明的社會,如果還這樣認識,那麼我們的思想就過於狹隘、過於禁錮了。
- Aug 23 Tue 2011 21:37
【500個故事教你做人】虎皮的價值
【500個故事教你做人】虎皮的價值
有個樵夫在砍柴回來的路上看到一隻老虎把自己的父親銜在口中,樵夫慌忙拿起手中的斧頭就去追老虎。
正當樵夫準備舉斧劈向老虎的背時,他父親在虎口裡高喊:「我的兒,我的兒!你要砍,只砍虎腳,不可砍壞了虎皮。虎皮值錢,可以賣很多銀子,要毀了虎皮,就賣不了太多錢!」
修身養性:財迷心竅,被錢財蒙蔽了眼睛的人只會成為金錢的奴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