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儒宗寶典卷二】龍虎山吳真人-談:醫形不如醫心

undefined

龍虎山吳真人  降

 

詩曰:醫學昌明遍大同。仁心濟世立行功。
      開方去病徹經絡。道德守重萬事通。

 

奉旨闡著,今受副馳騁神上龍虎山聘本職,降下鸞台執聖筆,談論一篇參書勸世,勸導學醫者遵守醫德。

 

人生要有健康的生活是要具有信心、希望、心情愉快清爽,才有智慧去探討人生的真理。

 

諸位余未闡述先奉勸天下蒼生:一個人不要煩惱、不安、焦急發怒。
宇宙間是生靈最幸福快樂的地方,如果能過愉快,自然充滿著信心和希望。
千萬不要煩惱、含怒等痛苦樣子。

 

一般人頭痛、緊張、易怒、恐懼的生活中最容易發生胃潰瘍、十二指腸潰瘍、或甲狀腺等毛病,因醫界探測人體器官較為弱而受損。
絕不可輕易發怒、生氣,無名火一發易發生多種病例的,修身在聖堂地,理當了徹,溫柔之工夫,保證學道必成。

 

再勸天下學醫者,要診察一個病人的病症時,必先了解對方,再予溫柔安慰,因醫生神聖的職責和莊嚴崇高的情操在於救人。
先救病人的心,然後救其人,這樣才能在治療上得到藥半治倍的效果。
意志堅強的人,定可減少病魔的糾纏,心情自然清爽,健康自會增進,終將得到安樂祥和。

 

病人本身要平心靜氣,不可時常生氣發怒,現今醫學昌明,用科學儀器檢查身體,科學治療雖能使病人一時舒服,但不能完全治癒,以古醫術來說,用最新儀器也難找出確實病例,總之,詳細診察脈理對症下藥,一切病症才可斷根。

 

一般醫生與護士卻說,不用科學儀器,太浪費時間,因做一件有意義的事,應多費一點時間,千萬莫用人的身體當試驗品,學醫者必遵守醫德,近來化學物品越來越多,危害人身,已引起多種奇症,有病必有藥治,總之:學醫者如不守道德,學習幾月即稱名醫(赤腳仙),莫以人命作兒戲。
古方漢藥可根治一切,能對症下藥,百病盡除。

 

看顧病人,要有相當耐心,用多種方法來安慰病患,總而言之:治病必先治其心。
未服藥先快樂無憂。

 

奉勸醫界人士,看病人惟一要有親切感,病人未服藥先痊癒三分,人身易受寒生病,早起用鹽水漱口,可收防止殺菌之效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皇甫東風 的頭像
    皇甫東風

    萬聖寶靈殿

    皇甫東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