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【35歲前要培養的66種思維】主動創造條件,巧婦可為無米之炊

undefined

萬事俱備,只欠東風,那就是米。
於是巧婦終究無法完成這一頓無米之炊。
可是假如有了米,假如巧婦完成了有米之炊,我們還會認為她是巧婦嗎?
因為如果有米,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巧婦。

 

真正的巧婦,能為無米之炊。
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不過是人們因條件欠缺而尋求的託辭。
人生也有類似的境遇,當遭遇到某些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情的時候,往往會因為準備不足、謀劃不善而難以入手,這時人們往往會敷衍地說一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搪塞過去,以至於失去時機,釀成大錯。

 

事情在於謀劃,不謀不立。
有條件要上,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。客觀環境不利於我們,我們就應該發揮主觀能動性改變它,創造有利於我們的條件。
庸人和能人的區別往往就在於對客觀環境的態度上,庸人總是認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,沒有「米」就無法有所作為。
能人卻不這麼認為,他們認為能為無米之炊的才叫巧婦,千方百計地創造條件,改善自己的處境才是唯一的出路。

 

三國時魏國的名將司馬懿佔領了街亭以後,親自帶領十五萬大軍要攻打諸葛亮駐兵的西城。

 

這時候,諸葛亮身邊並沒有大將,所帶的五千兵有一半是運糧草的兵,不能打仗,聽說司馬懿的兵一到都嚇得心驚膽戰,不知怎麼辦才好。

 

諸葛亮到城頭一看,果然塵土飛揚。
諸葛亮傳下命令把所有的旗子都藏起來,城裡的人不許隨便出入,也不許大聲說話,把四面城門全都打開,每個城門口用二十個老兵扮成老百姓的樣子,拿著掃帚打掃街道,如果魏兵到了不許亂動。
諸葛亮吩咐完了,領著兩個小童兒上了城樓,坐在城樓上喝酒彈琴。

 

工夫不大,司馬懿的魏軍來到了城下,一看這種情況,都不敢前進了,連忙報告司馬懿。
司馬懿在馬上遠遠望過去,果然看見諸葛亮坐在城樓上,喝酒彈琴,輕鬆自得,沒事人一般。
司馬懿看了,心裡非常疑惑,連忙下令讓軍隊向後撤退。

 

司馬昭問:「為什麼要撤退?是不是諸葛亮沒有兵故意做出樣子來迷惑我們?」
司馬懿說:「你小小年紀懂得什麼,諸葛亮一向小心,從不冒險。他在城樓上一坐,四門大開,裡面一定有埋伏。我們如果進去,就中了他的計,快快後退四十里!」司馬懿的兵後退了。

 

左右的官員都很驚奇,就問諸葛亮:「司馬懿是魏國的名將,如今帶了十五萬大軍攻打過來,見了丞相為什麼退得這樣快?」

 

諸葛亮說:「司馬懿知道我一向很小心,絕不敢冒險。今天我把城門大開,他就會懷疑我有埋伏,所以他很快就撤退了。」

 

越是危急的時刻,越能顯出一個人的膽略和計謀。
司馬懿十五萬大軍壓境,諸葛亮竟能施展空城計的奇謀,千古傳為美談。
諸葛亮之所以敢出此奇策,是由於他對司馬懿的瞭解和情勢所逼,如果不這樣做西城就會落入司馬懿的手中,伐魏的戰略部署也會被打亂,可謂一著不慎滿盤皆輸。
但是諸葛亮善於謀劃,深知兵不厭詐的道理,虛者虛之,疑中生疑,跟司馬懿上演了一出彪炳千古的心理戰。

 

巧婦能為無米之炊。
人生所遭遇的種種境況不是每一種都有利於自己,但是不可因為情勢不利於自己就灰心喪氣,絕望頹廢,這樣的想法和做法是錯誤的,是不負責任的表現,而應該事先謀劃,冷靜分析,怎麼才能變不利為有利,變逆境為順境,變頹勢為強勢。

 

有時候,為人處事的確面臨著諸多的困難,就像在荊棘中穿行,四面八方都要謀慮的周全,有一方面的疏漏就可能導致窘境的降臨。
這時就需要我們保持鎮定,發揮謀劃的藝術,把事情的枝枝葉葉細細地剖析,針對可能出現的情況一一做出應對的策略,慢慢地引導事情向著自己的意願方向發展。

 

有一個裝扮奇特的人來到一個小村莊,他向迎面而來的幾位婦女說:「我有一塊神奇的湯石,如果將它放入燒開的水中,它會立刻變出一鍋美味的湯來。如果不相信,我現在就煮給大家喝喝看。」那個奇特的人胸有成竹地高聲宣佈著。

 

大家半信半疑,都想知道這塊湯石是否真的如此神奇。
有人找來了一個大鍋,有人提了一桶水,並且架上爐子和木柴,就在村子的廣場上煮了起來。
火勢很快就上來了,鍋裡的水在熊熊的火焰中開始沸騰。

 

這個陌生人很小心地將湯石放入水中,然後用湯匙嘗了一口,興奮地說:「哇!太美味了,這是我做的湯裡最鮮美的一次。如果再加一點洋蔥就更好了。」
立刻有人興沖沖地跑回家拿了一堆洋蔥。
陌生人讓大家把洋蔥剝好,放入鍋中,然後開始攪拌。
做完這一切他又嘗了一口:「太棒了,不過,我相信如果再放些肉片,這鍋湯就會成為你們喝過的最香的湯了。」
屠夫的妻子聽後連忙趕回家端來一大盆切好的肉,她想像著自己可以分得一大份湯就不禁喜上眉梢。
「再有一些調味品就更完美了。」陌生人又建議道。

 

在陌生人的指揮下,有人拿了鹽,有人拿了醬油,還有人捧來了其他的調味品。
當大家一人端著一碗湯蹲在那裡享受時,他們果真發現這是天底下最美味最好喝的湯。

 

如果一個賣湯的人,說因為沒有鍋所以不能做湯,你會怎麼想?
等你有了鍋的時候,賣湯的就不止你一家了。
人們總是喜歡抱怨不足,卻不願意思考怎樣彌補和創造欠缺的條件和因素。
條件是自己創造的,就像故事中的陌生人,而不是靠等待。

 

其實我們有很多方法和途徑來彌補我們的不足,創造我們所欠缺的條件,但是我們不願這樣去做,也不曾想過要這樣去做,因為我們覺得這些事情不應該由我們來做。
機遇就是這樣從我們的身邊悄然溜走的,它也曾向我們招手,可是我們卻把頭扭向另一邊,那一邊充滿了等待和抱怨。

 

每個人都可以做有米之炊,而只有真正的巧婦可以做無米之炊。

 

本資料來自海峽對岸某論壇,如有侵權,敬請告知!

arrow
arrow

    皇甫東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