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35歲前要培養的66種思維】忍耐並不是屈服命運,好漢也吃眼前虧

undefined

傳統觀念認為,好漢不吃眼前虧,這其實是一種誤解。
好漢的眼光宛如鷹眼一樣銳利,他關注的是長遠的根本利益所在,而不會執著於眼前的禍福吉凶。
鼠目寸光的人,才吃不得眼前虧,因為他們心胸狹窄,容不得一丁點的損失。
高瞻遠矚的人,卻吃得眼前虧,因為他們視野遼闊,納天地於心中。
韓信是一個好漢,肯吃眼前虧,堪受胯下之辱,因此後來功高蓋世,列土封疆。

 

好漢也吃眼前虧,目的是為了以後更好的發展,這與為五斗米折腰一樣。
在文學作品中,描述一個人不慕富貴窮得有志氣,就會用「不為五斗米折腰」來表達。
其實不然,在現實生活中,殘酷的生存環境不容許我們這樣做。人無論怎麼立志高遠,胸懷大志,也得屈服於生活的壓迫。
生活是一個無比深廣的海洋,淺灘暗礁星羅棋佈,讓你無處躲藏逃匿。
而人不過是一艘小船,行進在顛簸的大海上,它首先要考慮的不是航向遙遠的彼岸,而是如何能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上存活下來。

 

生存權是我們人類最根本、最主要的權利。
一個人如果連生存權都無法保證,別的一切更無從談起,什麼發展權、享受權都不過癡人說夢。
人只有先糊口,先填飽自己的肚子,才有可能也有力量去追求發展。
很難想像一個吃不飽穿不暖的窮人,會整天想著是買「寶馬」好還是買「賓士」好,是買樓房還是買一套四合院。
不為五斗米折腰就意味著要忍饑挨餓,難以存活,一旦死於非命,一切都乾淨了。

 

為五斗米折腰也好,吃眼前虧也好,歸結起來就是,一個成功的人必須學會忍耐。
一時的容忍並不是對命運的屈服,也不是卑躬屈膝,而是對未來的鋪墊和積累。

 

困苦、傷痛、艱難、挫折、孤獨、寂寞……幾乎每一個人在人生的旅程中都經歷過這樣的磨難,當你不甘心命運的安排但又不能扼住命運的咽喉之時,你必須也只有學會忍耐。
忍耐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課。
無論何時,無論何地,我們都會遭遇它。
忍字頭上一把刀,忍耐的過程是漫長的,忍耐的感受是痛苦的,所以忍耐本身也是一件艱難的事情,但是如果經不住忍耐的考驗,我們的人生將會是一片蒼白和不堪一擊。

 

和為貴,忍為高。
一個忍字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理智、修養、氣質以及人格。
一個有所建樹的人,也往往與他的忍耐、忍受、忍讓有密切關聯,那些沒有耐心沾火就著,遇一點苦難就打退堂鼓的人,十有八九成不了大事。
很多情況下,忍耐更是成大事不可或缺的修養,韓信的胯下之辱成就了一代名將。
大丈夫能屈能伸,忍一時風平浪靜,退一步海闊天空,成功的到來需要我們等待,這等待也是一種忍耐。
如果連這種忍耐也忍受不了,那麼你還能做出什麼偉大的事情來呢?

 

三月的佛堂裡坐滿了前來聽禪的信徒。

 

大師的說禪一板一眼,枯燥乏味,加之外面春意融融,很容易讓沒有耐心的人昏昏欲睡。
說禪還沒有進行到一半,全場的人幾乎都打起瞌睡來,只有一個人依然正襟危坐,專心致志地聽著大師深奧的講解。

 

看到他聽得那麼認真,旁邊有個人勸他:「大家都在打瞌睡,你何必聚精會神聽那單調乏味的佛理呢?這哪有睡覺舒服?」

 

他笑了笑說:「你說得對,我也動過想睡覺的心。但就在我眼睛快要閉上的那一瞬間,我突然想,為什麼不試試自己在這種情況下的忍耐力有多大呢?聽了一半,我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好,我就提醒自己:下次爭取忍耐得更好一些。如果以這種耐力去面對人生當中遇到的種種難題,還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呢?我決定忍耐到底。」
說完,他又專心致志地聽起來。

 

幾年後,這個人成了明朝的開國皇帝,他的名字叫朱元璋。

 

置之死地而後生,這句哲理就是朱元璋在耐心聽禪的時候悟到的,也正是這句話,讓他把一切拋諸腦後,發動了起義,推翻了元末腐朽的統治,建立了自己的大明王朝。

 

做人做事,先比才能,再比智慧。
如果才能不足,智慧用盡,那就比耐力吧。
耐力是個金剛鑽,鑿去表面的浮躁的心態,片面的眼光,紛繁的過眼雲煙,用心於自己所確定的目標,我們就沒有理由不成功。

 

喜歡安靜的人要忍受喧嘩,喜歡熱鬧的人要忍受寂寞。
夏天要忍受炎熱,冬天要忍受寒冷。
年輕時要忍受磨難,年老時要忍受疾病。
我們的人生時時刻刻都在經歷著忍受,那麼就讓所有的痛苦都在忍受中得以淡化,讓所有的委屈都在忍受中得到安靜,讓所有的眼淚都在忍受中化作一縷輕煙,讓所有的怒氣都在忍受中漸漸平息……

 

當然,忍耐並不是逆來順受,屈服於命運。
生活的艱辛在人們的心中埋下了太多的隱痛,忍耐卻可使人相信,風雨過後必見彩虹。
忍耐,不是消極頹廢,我們在沉默中積蓄力量,等待迸發的那一刻。

 

本資料來自海峽對岸某論壇,如有侵權,敬請告知! 

arrow
arrow

    皇甫東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