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儒宗寶典卷二】仁德真君-談:宗教

仁德真君  降

詩曰:儒宗警世佈乾坤。仁德登台立聖門。
      寶典發揚惺悟覺。同心協力感皇君。

有信仰才有力量,力量集中,團結一致,共謀福國利民,有益人生之善舉,謂之宗教之主旨。
今日天下五大宗教:儒、道、釋、回、耶,各由大道所衍生,地適其所,時應其運,遍佈全球各地,導人修身,教人立命,壹是皆以求本為鵠的。
故五教之立也,曰孝順,仁也。
曰奉行,義也。
曰愛國,禮也。
曰修身,智也。
曰齋戒,信也。
仁孝禮國,信戒智修,且乎奉行不輟,乃謂人生之根本,亦即五教所以立大道之命脈也。

人之生也愚,其死也蠢,渾渾噩噩了結一生,迷迷糊糊不知所終,故有悲恨,痛苦於地獄苦海者,實是人生一大憾事。
所以,人之貴,莫若修身,修身之所,莫若依附自己所喜歡,合適之各宗各教。
蓋五大宗教淵源流長,各有其愛國愛民,以及修身立命之教義。
且經歷代先賢之潛心深研而著有各種典籍,供作修持進德之範本。
祇要世人明瞭今生之貴,不想他日枉登鬼域者,皆可發心追研,堅志信仰宗教,篤行奮發地尋覓仙佛之道,終可如願以償,而獲證消遙之聖域!

惟所要奉勸世人者,宗教可信不可迷,可學不可爭。
所謂「可信」者,乃大道真理之教忠教孝,凡事以義,警惕自勵而力行善道。
所謂「不可迷」者,乃情欲之性而生虛幻之相,誤認「信大道」可富且貴,如此者,已自陷苦海矣!
故聖賢之理,學而時習之,則有助益修身進德。
其他有關情欲愛惡憎,以及名利地位之爭奪,應速淨除遠離,心神定立,方不致被魔所侵。

總之,抱者誠虔修持之宗教信仰者,進可學道,退可養神,消極言之,可獨善其身,積極言之,則兼善天下。
尤盼望積極奉道者,聯合宗教之力量,團結共扶聖業,開創一個嶄新之良風美俗,締造出人生極樂之大同盛世,則是符合五教教主應命闡教之宗旨也!
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皇甫東風 的頭像
皇甫東風

萬聖寶靈殿

皇甫東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