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儒宗寶典卷二】張橫渠夫子-述:學以致用
張橫渠夫子 降
詩曰:節氣冬天遇小寒。農夫處處播苗田。
希翼後獲登豐谷。必要學道功成丹。
其二:深夜霜風冷若冰。儒宗寶典願頒行。
參鸞讚誥感夫子。暮鼓晨鐘振眾靈。
其三:長民治事用工夫。正氣凌雲德不孤。
遺愛甘棠千古仰。芳馨依舊遍寰區。
人生天地,恍似蜉蝣,宜多讀書,曉徹道理,守仁德以立身,學經濟以處世,通達時務,成為善人。
或商或士,或工或農,各盡為人之道,免庶民偷生之譏。
為士者,才德過人,學問邁眾,當與朝廷理政事,須給庶民辨利害,建功立德,利濟蒼生,一朝利祿及身,須要公平作事,不可假手左右,不可喪身敗名,纖微毫忽,省察分明,不可放過,如此所為,便不錯用工夫,而損心術者也。
自古四十而士,未士以前,窮經博古,心無兩用,終為棟樑之才,勉之!
庶民知己修身學道,如同農夫之耕田也,種苗除草,施肥等等之工作,由此種種之條件中帶來育成堅強之苗,日日茁壯,天施甘露,澤於化育促其成長者也,有辛苦之代價,終將成疊疊黃金成波,看來結實重重,向主人而低頭也。
有此結實之果,乃農夫辛勤之流汗也,所謂粒粒皆辛苦者也。
學道亦同此理,修學當中亦如農夫耕田之比說,雖受諸多磨鍊終而放光明也。
有光明則道可成,無光明則死滅矣!
參鸞效法著書,勸人之功乃莫大也,不可厭倦怠惰,上上下下都有功功果果之可積。
假若未曉知了悟,修身何益哉!
仙佛聖神每於不厭跋涉紅塵之苦,時時濟世為懷,共度盡有緣善根之士,帶來福祥為依皈,使本善之性,當免迷失於無所歸宿也。
今宵以吾夫子言之,修成果證夫子之法號者,乃係歷盡磨鍊終而成功者也。
而今享不盡之天福,來來去去駕起祥雲,如今隨欲,雲遊仙鄉勝境,樂樂不可盡述也。
願爾天下為蒼生者當學吾之精神,必須痛下工夫,克盡私欲妄念,日積月累,年年疊疊而道進修。
天下只有真道才能救劫救災也,雖社會花花,何所久戀乎,數十年後,白髮蒼蒼,到時知修身學道已無濟於事矣,勉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