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【改變千萬人生的一堂課—奧裡森·馬登】第一篇意志力  第一章  堅韌
undefined

每一個人在奮鬥中都會遇到各種困難、挫折和失敗,不同的心態,是成功者與普通人的區別。
任何成功者的早期經歷都能印證溫德爾·菲力浦斯的至理名言:「失敗是成功之母」
許多人最終邁向成功,經歷了無數次失敗之後。
不曾失敗者不會成功。

 

第一章  堅韌

征服你自己,你就會征服一切

每一個人在奮鬥中都會遇到各種困難、挫折和失敗,不同的心態,是成功者與普通人的區別。

任何成功者的早期經歷都能印證溫德爾·菲力浦斯的至理名言:「失敗是成功之母」

許多人最終邁向成功,經歷了無數次失敗之後。
不曾失敗者不會成功。

每一次失敗都會使一個勇敢的人更加堅定。
如果沒有失敗的刺激,他們或許甘願平庸。
失敗使人發奮圖強。
歷經失敗的痛苦,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、感受到真正的力量。

在克裡米亞戰爭中,一枚炮彈破壞了一座花園般的城堡,卻炸出了一個泉眼,汩汩清泉噴湧而出,這裡後來成了著名的噴泉景區。
挫折也是這樣,它暫時破壞我們的心靈,卻激發奮鬥的泉水。

有一個笑話——兩個強盜在路邊看見一個絞刑架,一個強盜說:「這破玩意兒,要是沒它,我們的職業該多棒啊!」
另一個強盜說:「啊呸!蠢驢,多虧有這破玩意兒,才輪到我們吃這碗飯,要不然人人都來做強盜了!」
他倒有些真知灼見。世上很多事都如此,挫折擊退大批競爭者,使意志堅定者出人頭地。

有位著名科學家說過:「看似不可克服的困難,往往是新發現的預兆。」

在人的天性中,有一種神賜的力量。
這種力量是不能形容、不能解釋的,它似乎不在普通的感官中,而隱藏在心靈深處。

一旦處境危急,這種力量就會爆發出來,使我們得救。
在交通事故中,面臨死亡威脅時,不論是誰,都會竭盡全力從險境中掙脫。
在海難、火災、洪水中,常常看到纖弱的女性們執行艱巨的任務。
平時,人們會認為她們不可能承擔。
但面臨險境,她們創造了奇跡。

是那些潛藏在內心的精神力量,是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不曾喚起的精神力量,使凡人成為巨人。充分利用這種神賜的力量吧!

那些真正意識到自己力量的人永不言敗!
對於一顆意志堅定、永不服輸的心靈來說,永遠不會有失敗;他跌倒了再爬起來,即使其他人都已退縮和屈服,而他永不!

有多少次困難臨頭,開始以為是滅頂之災,感到恐懼,受到打擊,似乎無法逃脫,膽戰心驚。
然而,突然間我們的雄心被激起,內在力量被喚醒,結果化險為夷,一場虛驚。

十五世紀,人們知道地球是圓的,但還不知道它有多大、大海有多寬。
25歲的哥倫布站在葡萄牙的海岸上想:只要這茫茫大海比馬可·波羅跋涉過的陸地窄一些,我就有必要搞一艘船到那盛產黃金和香料的東方大陸去發跡。
通過閱讀托勒密的《地理學》,他得知,歐亞大陸佔據了北半球的一半,從葡萄牙出發,橫跨大西洋,必定能到達印度;皮埃爾·阿伊利的《世界形象圖》告訴他,隔在印度和歐洲之間的大洋不算寬,順風航行,要不了幾天就能穿越,他激動地作了2000多個旁注;馬可·波羅,他的義大利老鄉,說中國、印度和日本遍地都是香料,黃金用來蓋房子、做窗框,他在《馬可·波羅遊記》上寫了200多個眉批;《舊約》也成了他的參考書,其中有一句話:「你應將水集合於大地的第七部分,使其餘的六部分乾涸。」
哥倫布據此推測:歐亞非三個大陸塊占了地球表面的七分之六,海洋只占七分之一,因此,馬可·波羅走過的是一條費力不討好的路,人們望而生畏的海路近得出奇;他還聽海員們說,偶爾有浮屍隨著海風和洋流漂來,看起來既不像歐洲人、又不像非洲人。
這一切激勵著哥倫布的狂想。
很少有人像他這樣,對種種猜測和傳聞那麼信以為真。
他剛剛脫離海盜生涯,窮困潦倒,卻成天想著漂洋過海、想著無窮的黃金和顯赫的地位。

他是當真的。
他在葡萄牙踏踏實實地提高航海技術,熟悉各種新型航海儀器,學習現有的海圖、探險故事和遊記。
26歲那年,他參與了前往冰島的遠航,這次探險成功後,他比過去更加藐視大西洋了。
現在他需要征服的是擁有財富和權勢的人,他自己當一輩子海員或海盜也無力組織起一支海上遠征軍。

他向葡萄牙王室兜售幻想中的黃金國,要價很高:要求封他為佩戴金馬刺的騎士、在他和他的繼承人的姓名前冠以表明貴族身份的「堂」字、授予他海洋大將軍頭銜、任命他為殖民地的終身總督、從殖民地搜刮來的財富中分給他十分之一……
葡萄牙王室對此計畫考慮了四年,然後把它否決了。
在這四年中,他的妻子去世了,他的兒子長大了。他帶著兒子、航海圖、某人的推薦信以及日益瘋狂的雄心壯志,又前往西班牙王國。

在巴羅斯港登陸時,這父子倆衣衫襤褸、污漬斑斑,一副叫化子的模樣,事實上他們的處境已經和叫化子一樣了,他們連住店的錢都沒有,只好在修道院借宿。
見到國王時,哥倫布把符合自己想像的世界地圖拿出來,試圖引起國王的興趣。
國王讓他回去等,他就在焦灼中苦熬著,靠宮廷的施捨和賣書報的微薄收入度日。
當王后托人捎給他一筆錢、讓他打扮得體面些去見國王時,又是六年過去了。

西班牙國王願意為他組建一支船隊。
但是,哥倫布提出的條件讓王室成員啼笑皆非,他,一個窮途末路的乞丐,竟然想一下子成為貴族、總督,將來還要和國王一起瓜分殖民地的財富。
他一無所獲地離開了西班牙王宮。
他準備去遊說另一個國家、經歷又一場「可怕的、連續的、痛苦而長期的戰鬥」、再荒廢不知多少年的生命,直到狂想變為現實。
在離開西班牙的路上,王后的使者追上了他,把他召回了王宮。
然後,王室與他簽訂了開拓殖民地的協定,接受了他所有的條件。
原來,在西班牙的內戰和擴張中,許多功勳卓著的騎士和軍人需要用土地來賞賜,王室沒有足夠的土地,哥倫布的瘋狂計畫,正好有助於解決這個問題。

很多年輕人在職業生涯遭到挫折的時候,輕易地放棄了,轉而從事不適合自己、也不能引起自己熱愛的職業,勉勉強強做下去。
有些人回到自己原本要努力掙脫的生活中去,他們知道堅持下去還會看到希望,但也會遇到新的挫折,而對挫折的厭倦使他們放棄了希望。
別人的言行也影響著他們的決定。有人說:你在幹一件註定不能成功的事。
有人說:你沒有這方面的天賦,你為之付出是愚蠢的,你在虛度年華,而一同奮鬥的夥伴紛紛退出,也使他們感到孤獨、無望。

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一些壯志未酬的人悔不當初,只能在懊悔和對別人財富和地位的羡慕中度過餘生。

或許有的人大半生都一帆風順,積累財富,廣交朋友,聲望日隆,個性仿佛也很堅韌。
但災難突降,他們失去了所有的一切。
他們被擊倒了,絕望了。物質的損失吞沒了他們生存的勇氣。

經歷了如此沉重的打擊,人人都會覺得希望渺茫。
但是,即使是一個無知到不會寫自己名字的人,如果他有堅韌的承受力,他還是有希望的;只要有勇氣,就有希望。
如果經受一次打擊就灰心喪氣,難以自拔,毫無鬥志,那他就沒有希望。
這正是考驗他的時候,在失去了所有身外之物之後,他還有自己!
如果躺在地上,四腳朝天,心裡承認自己很差勁,那就與死無異了。

但是,如果他仍然勇氣十足,絕不放棄,如果他蔑視困難,決心從頭再來,那麼他就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。

別人都已放棄,自己還在堅持;別人都已退卻,自己仍然向前;看不見光明、希望卻仍然孤獨、堅韌地奮鬥著,這才是成功者的素質。

精神極度沮喪的時候,保持理智和樂觀是很難的,但就是這樣,才能真正顯示我們究竟是怎樣的人。

什麼時候最能顯示一個人的真實才幹呢?
當他事事不順遭人鄙棄,而仍能堅持的時候!

愛迪生研究電燈時,工作難度出乎意料地大,1600種材料被他製作成各種形狀,用做燈絲,效果都不理想,要麼壽命太短,要麼成本太高,要麼太脆弱、工人難以把它裝進燈泡。
全世界都在等待他的成果,半年後人們失去耐心了,紐約《先驅報》說:「愛迪生的失敗現在已經完全證實,這個感情衝動的傢伙從去年秋天就開始電燈研究,他以為這是一個完全新穎的問題,他自信已經獲得別人沒有想到的用電發光的辦法,可是,紐約的著名電學家們都相信,愛迪生的路走錯了。」愛迪生不為所動。
英國皇家郵政部的電機師普利斯在公開演講中質疑愛迪生,他認為把電流分到千家萬戶、還用電錶來計量是一種幻想。
愛迪生繼續摸索,人們還在用煤氣燈照明,煤氣公司竭力說服人們:「愛迪生是個吹牛不上稅的大騙子。」就連很多正統的科學家都認為他在想入非非,有人說:「不管愛迪生有多少電燈,只要有一隻壽命超過20分鐘,我情願付100美元,有多少買多少。」
有人說:「這樣的燈,即使弄出來,我們也點不起。」他毫不動搖。
在投入這項研究一年後,他造出了能夠持續照明45小時的電燈。

或許你往事不堪回首;或許你沒有取得期望的成功,或許你失去至愛親朋,失去企業,甚至住房,或許你因病不能工作;意外事故剝奪你行動的能力,然而,即使你面對這一切的不幸,你也不能屈服!

你或許會說,你經歷過太多的失敗,再努力也沒有用,你幾乎不可能取得成功。
這意味著你還沒有從失敗的打擊中站立起來,就又受到了打擊。
這簡直毫無道理!

只要永不屈服,就不會失敗。
不管失敗過多少次,不管時間早晚,成功總是可能的。

對於一個沒有失掉勇氣、意志、自尊和自信的人來說,就不會有失敗,他最終是一個勝利者。

如果你是一位強者,如果你有足夠的勇氣和毅力,失敗只會喚醒你的雄心,讓你更強大。
比徹說:「失敗讓人們的骨骼更堅硬,肌肉更結實,變得不可戰勝。」

傑出的鳥類學家奧杜邦在森林中刻苦工作了多年,精心製作了二百多副鳥類圖譜,牠們極具科學價值,但是度假歸來後,他發現這些畫都被老鼠糟蹋了。
回憶起這段經歷,他說:「強烈的悲傷幾乎穿透我的整個大腦,我連著幾個星期都在發燒。」
但當他身體和精神得到一定恢復後,他又拿起槍,背起背包,走進叢林,從頭開始。

我們都很熟悉卡萊爾在寫作《法國革命史》時遭遇的不幸。
他經過多年艱苦勞動完成了全部文稿,他把手稿交給最可靠的朋友米爾,希望得到一些中肯的意見。
米爾在家裡看稿子,中途有事離開,順手把它放在了地板上。誰也沒想到女僕把這當成廢紙,用來生火了。
這嘔心瀝血的作品,在即將交付印刷廠之前,幾乎全部變成了灰燼。
卡萊爾聽說後異常沮喪,因為他根本沒留底稿,連筆記和草稿都被他扔掉了,這幾乎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。
但他沒有絕望,他說:「就當我把作業交給老師,老師讓我重做,讓我做得更好。」
然後他重新查資料、記筆記,把這個龐大的作業又做了一遍。

即使你失去了其他任何東西,也不要失掉勇氣、毅力和尊嚴。
這是無價之寶,需要你竭盡全力去保持。

對於一個真正的強者來說,失敗根本不值一提。
那僅僅是一個小小的插曲,是他事業中的一點小麻煩,並不重要。
一個真正強者的頭腦中根本不存在失敗的概念。

不管什麼樣的打擊和失敗降臨,一個真正堅強的人都能夠從容應對,做到臨危不亂。
當暴風雨來臨,軟弱的人屈服了,而真正堅強的人鎮定自若,胸有成竹。

一個人除非學會清除前進路上的絆腳石,不惜一切代價去克服成功路上的障礙,否則他將會一事無成。
通往成功路上的最大障礙就是自己。
自私自利、貪圖享樂是所有進步的阻礙,懦弱、懷疑和恐懼是最大的敵人。
警惕你的弱點,征服自己,就會征服一切。

面對困難的態度十分重要。
困難就像紙老虎,如果你害怕它,畏縮不前,不敢正視,那麼它就會吃掉你;但是,如果你毫不畏懼,敢於正視,牠就會落荒而逃。
對於懦弱和猶豫的人來說,困難是可怕的,你越猶豫,困難就越發可怕,越發不可逾越;但當你無所畏懼時,困難將會消失。

在馬德里的監獄裡,賽凡提斯寫出了《唐吉珂德》,那時他窮困潦倒,連稿紙也買不起。
有人勸一位富裕的西班牙人資助他,那位富翁卻說:「上帝禁止我去接濟他的生活,唯有他的貧窮才能使世界富有。」
另外,《魯濱遜漂流記》、《聖遊記》、瓦爾德·羅利爵士的《世界歷史》、中國古代歷史學家司馬遷的《史記》也都是在監獄中寫出的,這位中國人的境遇最為悲慘,他入獄前被除掉了生殖器。

音樂家貝多芬在兩耳失聰、窮困潦倒之時,創作了他最偉大的樂章;席勒病魔纏身十五年,卻寫出了他最著名的著作。
為了得到更大的成就和幸福,班揚甚至說:「如果可能的話,我寧願祈禱更多的苦難降臨到我身上。」

帖木兒皇帝的經歷也證明了這一點。
他被敵人緊追不捨,不得不躲進了一間坍塌的破屋。就在他陷入困惑與沉思時,他看見一隻螞蟻吃力地背負著一粒玉米向前爬行。
螞蟻重複了69次,每一次都是在一個凸起的地方連同玉米一起摔下來,他總是翻不過這個坎。
哦,瞧!到了第70次,牠終於成功了!
這隻螞蟻的行為極大地鼓舞了這位彷徨的英雄,使他開始對未來的勝利充滿希望。

當你足夠強大,困難和障礙就微不足道;如果你很弱小,障礙和困難就顯得難以克服。

向困難屈服的人必定一事無成,很多人不明白這一點,一個人的成就與他戰勝困難的能力成正比,他戰勝越多,取得成就越大。

成就平平的人往往是善於發現困難的天才,善於在每一項任務中都看到困難。
他們莫名其妙地擔心,使自己喪盡勇氣。
一旦開始行動,就開始尋找困難,時時刻刻等待困難出現。
當然,最終他們發現了困難,並且為困難所擊敗。

他們善於誇大困難,缺少必勝的決心和勇氣,即使為了贏得成功,也不願意犧牲一點點安樂和舒適作為代價,總是希望別人能幫助他們,給他們支持。

如果機遇總是不曾垂青他、他總是找不到自己喜歡做的事,那他就承認自己不是環境的主人,他不得不向困難低頭,因為他沒有足夠的力量。

那些只看到困難的人有一個致命弱點,就是沒有堅強的意志去驅除障礙。
他沒有下定決心去完成艱苦工作的意願。
他渴望成功,卻不想付出代價,他習慣於隨波逐流,淺嘗輒止,貪圖安樂,胸無大志。

這些人似乎帶著一副有色眼鏡,除了困難什麼也看不見,他們前進的路上總是充滿了「如果」、「但是」、「或者」和「不能」。

他們認為,去爭取獲得一個廣告公司招聘的職位是毫無希望的。
因為當他去申請的時候,已經有數百個申請者遞交了申請書。
失業者如此之多,他怎麼可能得到工作呢?
如果他有一份工作,他會覺得許多同事都做得比他好,更得老闆賞識,他要晉升存在很大的障礙。

有一個年輕人向我哀歎他沒有機會,抱怨命運註定讓他平庸,他自己永遠都不可能開創自己的事業,而只能為別人打工。
我發現他最大的一個特點,就是處處看到不可征服的困難。
他告訴我說,如果別人能幫助他開辦一個企業,他一定能取得成功。
我敢斷定他不太可能取得成功,因為他不具備成功的品質。
他承認他不能泰然自若地面對危機,他承認自己軟弱,他承認在面對困難時自己顯得無能為力,而別人卻能克服這些困難。

另一個年輕人告訴我,他渴望受教育,渴望上大學,但他不如別人幸運,沒人資助,沒有一個富翁爸爸,他自己無能為力。
我明白這個年輕人其實並不真的渴望求學,他只想不勞而獲,他沒有林肯那樣強烈的求學願望。

有的年輕人知道自己追求什麼,卻畏懼成功道路上的困難。
他把一個小困難想像的比登天還難,一味悲觀歎息,直到失去克服困難的機會,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惡性循環,終將一事無成。

意志堅定、行動積極、決策、果斷、目標明確的人能排除萬難,勇敢地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,去爭取勝利。
成就大業的人,面對困難時從不猶豫徘徊,從不懷疑是否能克服困難,他們總是能緊緊抓住自己的目標。
自己的目標是偉大而令人興奮的,他們會作堅持不懈地努力,暫時的困難微不足道。

如果拿破崙在年輕時沒有遇到什麼壓迫、絕望,那他決不會如此多謀、如此鎮定、如此剛勇。

貝內特在四十歲那年拿出了全部財產——區區三百美元,在一間簡陋的小屋中開始了他的事業。
他把一張木板搭在兩個圓桶上做辦公桌,他身兼數職——既是打字員又是勤雜工,既是出版商又是記者,既是小職員又是編輯,既是校對者又是印刷工,就這樣,他開始了創辦《紐約先驅報》的歷程。
起初,他試圖沿用一般的做法,但經歷了無數次的嘗試和失敗後,他決定走出一條自己的路。

偉人只關心一個問題:「能完成嗎?」而不管有多少困難,只要事情是可能的,困難就能克服。

俗話說:「一葉障目,不見泰山。」而卑微的人讓困難蒙蔽了雙眼,看不到成功。

一個會取得成功的年輕人也會看到困難,但卻從不懼怕,因為相信自己能戰勝,他相信勇往直前的勇氣能掃除一切障礙。

對拿破崙來說,阿爾卑斯山算不了什麼,並非阿爾卑斯山不可怕,冬天的阿爾卑斯山幾乎是不可翻越的,但拿破崙卻覺得自己比阿爾卑斯山更強大。
雖然在法國將軍們的眼裡,翻越阿爾卑斯山太困難了,但是他們的領袖的目光卻早巳越過了阿爾卑斯山上的終年積雪,看到了山那邊碧綠的平原。

路易莎·奧爾科特用她的筆賺了二十萬美元,但是,當她第一次感到自己具有這種才能的時候,她的父親遞來一張紙條,那是《亞特蘭大》的編輯菲爾德先生寫給他的:「叫路易莎繼續教書吧!她在寫作這一行永遠不會成功。」
奧特科特說:「告訴他,我一定會成為一名成功的作家,有一天我會為《亞特蘭大》寫稿的。」
不久,她為《亞特蘭大》寫了一首詩,連朗費羅都以為是愛默生的作品。

她在日記中寫道:「二十年前,我決心用自己的力量還清家裡欠的債。四十歲那年,我做到了。債務全部還清了,包括那些按照法律無需歸還的部分。我們還有足夠的錢過舒適的生活,儘管這稍稍有損我的健康。」

多一些快樂,少一些煩惱,你會驚奇地發現,這不僅使你的工作充滿樂趣,還會讓你獲得幸福。
它把憂慮變為快樂,驅除工作中的痛苦,讓生活充滿驚喜,它比金錢更有價值。
你會發現,自己成了一個更優秀、更完美的人。

你如何看待周圍事物完全取決於自己的態度。
每個人心中都有樂觀向上的力量,它使你在黑暗中看到光明,在痛苦中看到快樂。

本資料來自海峽對岸某論壇,如有侵權,敬請告知!

arrow
arrow

    皇甫東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