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每天讀點心理學】第一章第三節  以心攻心,吸引人脈—社交中的心理學

undefined

送他一個鳥籠,讓他買隻鳥

著名的心理學家詹姆斯和好友物理學家卡爾森,從哈佛大學同時退休,在家過著田園悠閒的快樂生活。

一天,兩人打賭。
詹姆斯說:「我一定會讓你,不久就養上一隻鳥的。」
卡爾森不以為然,倔強地說:「我才不信,因為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養一隻鳥。」

過了幾天,卡爾森生日,詹姆斯送上了他的祝賀禮物----一只精致的鳥籠。

卡爾森一眼就看穿了詹姆斯的企圖,輕笑著說:「我就只當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藝品。你別費勁了。」

從此以後,只要有客人來訪,看見那只空盪盪的美麗鳥籠,幾乎都會問:「教授,你養的鳥怎麼死了?」

卡爾森只好一次又一次地解釋說:「我從來就沒有養過鳥。」

然而,這種回答每次換來的都是客人困惑不解、不相信的表情。
無奈之下,卡爾森教授只好買了一隻鳥。

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「鳥籠效應」,也稱為配套效應,指的是如果一個人買了一個空的鳥籠放在自己家裡,過了一段時間,他一般會丟掉這個鳥籠或者買回來一只鳥養著。

這是因為即使這個鳥籠的主人長期對著這個空空的籠子不感到彆扭,但是來訪的客人總會驚訝地問這個空鳥籠是怎麼一回事,奇怪地看它和它的主人。
時間長了,這個主人就會忍受不了解釋的麻煩,和射來的奇異目光。
鳥籠會給人造成一種心理上的壓力,使他主動買來一只鳥與籠子相配套。

十八世紀法國有個哲學家叫丹尼斯·狄德羅。

有一天,朋友送他一件質地精良、做工考究的睡袍,狄德羅非常喜歡。

可他穿著華貴的睡袍在書房走來走去時,總覺得身邊的一切都是那麼不協調:家具不是破舊不堪,就是風格不對,地毯的針腳也粗得嚇人。

於是為了與睡袍配套,他把舊的東西先後更新,書房終於跟上了睡袍的檔次。
可他後來心裡卻不舒服了,因為他發現「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脅迫了」。

聰明的人,能夠根據這種鳥籠效應,從小小的細節源頭,看出重大的隱患。

商朝的時候,箕子看到紂王開始用象牙筷子吃飯,非常不安,認為商朝將要衰落。

箕子說,大王現在用了這麼精美罕見的象牙筷子吃飯,卻還用著粗糙的杯子、碗、湯匙,肯定會越看越別扭,將來就一定還要把這些也換成玉杯、玉碗等與之搭配;用了玉杯、碗碟,將來一定會追求精美的食物與餐具相配,這樣下去,大王的生活一定越來越奢侈,國家將就此衰落。

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在擁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後,總是傾向於不斷地配置與之相適應的物品,以期達到心理上的平衡。
生活中的這種鳥籠配套效應處處可見。

有人送了一只高檔的手表,如果要戴上,就要陪以相應的襯衫、西褲、外套、皮帶、皮鞋、領帶,皮夾子也要換成真皮的,然後眼鏡也要換成更decent的。
要用香水,後發型也要打理,吃飯也必須出入更高級的餐館,開銷越來越大。

人們買到一套新住宅,為了配套,總要大肆裝修一番,鋪上大理石或木地板,配紅木等硬木家具。
而出入這樣的住宅,自然不能破衣爛衫,要有「拿得出手」的衣服與鞋襪……

有一個女孩子挺懶,平時不注意整理房間,隨手用完東西隨手扔,整個屋子總是亂七八糟。
她的男友苦勸無益。

一天,這個男孩送給她一束非常漂亮的鮮花,女孩見了,特別高興,就千找萬找地搜出來了一只晶瑩剔透的水晶花瓶,來插花。

可是沒多久,女孩就發現,花很漂亮,花瓶也美,可是放花瓶的桌子上雜七雜八地散放著許多雜誌、報刊、小玩意兒。於是,她開始整理這些雜貨,該扔掉的扔掉,該放在精品架上的擺放在架子上。

然後呢,就是沙發、書桌、地板、床上都開始整理得井井有條。
房間內看著讓人賞心悅目了,衛生巾和廚房不能太邋遢了吧。
於是整個家都被收拾得整潔、美麗而溫馨。

起因不過是一束鮮花。

驅趕領頭羊,控製整個羊群

羊群是一種很鬆散的動物組織,平時一群羊在一起也就是盲目地左衝右撞。

但是只要有一隻羊動起來,它身邊的羊就迅速地動起來,產生連帶反應,整個羊群都會不加思索地跟著動起來,全然不顧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遠處有更好的草。

在羊群中,只要有一個領先者(領頭羊)占據了主要的注意力,那麼整個羊群就會不斷地模仿、仿效。
重復這個領頭羊的一舉一動,領頭羊到哪裡去吃草,其它的羊也去哪裡填肚子。
這就是「羊群效應」。

所以我們要想控製整個羊群,不用費太大的勁氣去套牢每一隻羊,我們要做的就只是驅趕領頭的那只。

在動物界這是一個普遍現象。

比如在馬群裡,頭馬一動,其他的馬就跟著迅速跑動,頭馬到哪裡,其他的馬就跟到哪裡。
所以我們經常看到牧馬人,在放馬的過程中,只驅趕領頭馬,就能控製整個馬群。

這是因為其他的羊、馬都具有跟從性,牠們只會去簡單重復,跟著牠前面的那隻做同樣的動作。
這也是生存的法則之一。

法國科學家讓亨利·法布爾曾經做過一個毛毛蟲實驗。

他把幾條毛毛蟲放在一只花盆的邊緣,使它們首尾相接,成一圈。
在花盆的不遠處,撒了一些毛毛蟲平時最喜歡吃的松葉。

結果,第一隻毛毛蟲開始動起來,它沿著花盆往前走,它後面的那只也開始跟著牠的屁股往前走,緊接著,第三隻,第四隻,第五隻……這幾條毛毛蟲都採取同樣的動作,跟著牠前面的那隻走。
這一走就是七天七夜,飢餓勞累的毛毛蟲盡數死去。

由於第一隻毛毛蟲(領頭毛蟲)沒有改變路線,其它的毛毛蟲跟從跟從再跟從,也就沒吃到嘴邊的松葉。

如果我們想讓毛毛蟲們吃上松葉,只要逼迫那個領頭毛蟲改變路線,朝松葉爬去,後面的小跟屁蟲們自然尾隨其後。

即便是在狼群這種高機敏度、協同作戰的群體中,每一隻狼都具有自己強大的獨立生存能力,但是頭狼的作用更是至關重要、不容小覷,它是狼群的優秀代表和象徵,更是狼群的核心所在。

在一切群體行動中,其它的狼必須聽它的指令和部署。

當把對方看做一個狼群的時候,往往能夠通過誘導頭狼的誤判,迷惑頭狼採取對我方有力的舉動,步步為營,致使頭狼帶著它的群體落入我們的囊中。

動物界如此如此,在人類的許多組織群體中,也是這般這般。

從大的方面來說,在這個世界上,存在著許多組織嚴密,有著共同信仰和利益追求的群體。
在這種群體(或者說團體、組織)中,總是存在著一個舉足輕重的領袖,他是整個群體的象徵和代表,群體內的每一個成員都嚴格聽從他的命令和指示,或者說教導、導引。

這樣的群體很多,像一些宗教組織,恐怖組織,黨派組織,類宗教團體,幫派團體等。
自古以來,讓這些群體為自己效力的最好方法,就是和他們的領袖達成某種協議,或者利用其領袖,甚至控製其領袖。
有時,消滅其領袖,就能讓整個群體遭受重創而分崩離析。

我們大家都熟悉的典型代表就算是藏獨份子這個群體了,這些人,都有一個共同的領袖----達賴。
對於中共來說,要想穩定西藏的局勢,控製藏獨份子群體,最快捷、犧牲代價最小的方式,就是「套住」達賴,與其達成某種協議,為我所用。

從小的方面來說,比如,在一個班級裡,就有自然形成的三五成群、七八結夥的小群體,或是出於興趣愛好,或是基於臭味相投。
在這些群體中,總有某個人是大家默許的公認的頭兒。

對於班主任老師來說,在管理一個班級時,用敏銳的眼睛,發現這些領頭羊,並善於運用,通過導引頭兒,來管理整個班級,是一件省力又高效的方式。

像這樣沒有明文規定和教條約束的鬆散群體,在社會的任何一個角落都存在著。

比如,在同一個集團、公司或者學校、單位中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不是都完全一樣的,總是基於某些因素,構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小群體。
假如群體中的頭兒另謀高就,就會帶動他的小群體整個跳槽。
我們經常能看到這種情況,一個經理被其他公司挖走,他的小團隊、合作夥伴和朋友都會跟著他一起走掉。

我們做圖書出版的人,剛開始約作者寫稿子的時候,一般最高效的方式,就是在某大學(人大、北大等)的研究生、博士論壇上發帖子,邀約人投稿或者面談。

只要有一個人與我們成功合作,他就能帶動他的老師、同學、老鄉、師兄師弟師姐師妹們與我們合作(誰都想賺取額外的更多的收入),甚至很多人都會主動和我們聯繫,而這些人又會帶動他的老師、同學、老鄉、師兄師弟師姐師妹們,如此無限擴展下去。

所以對我們來說,最重要的就是當頭那一隻羊。

根據250法則,每一個人背後都有250個人和他構成一定的關係。
我們要做的就是和這一個人交好朋友,從而以點帶面,逐步和他背後的250個人結成關係網。

當我們認識了一個人之後,這個人就會在各種情況下(有些是偶遇,有些則是故意製造),各種場合(正式社交場合或者街頭、小店)中,給我們介紹他的朋友,這些朋友也將會成為我們的朋友,正合了一句老話「朋友的朋友就是我們的朋友」。

利用「負債心理」,讓他回報你更多

一隻小螞蟻在河邊喝水,不小心掉了下去。
牠用盡全身力氣想靠近岸邊,但不一會兒就遊不動了,在原地打轉,小螞蟻近乎絕望地掙紮著。

這時,正在河邊覓食的一隻大鳥看見了這一幕,牠同情地看著這只可憐的小螞蟻,然後銜起一根小樹枝扔到它旁邊,小螞蟻掙紮著爬上樹枝,終於脫險回到岸上。

當小螞蟻在河邊草地上曬身上的水時,它聽到了一個人的腳步聲。
一個獵人輕輕地走過來,手裡端著槍,準備射殺那只大鳥。

小螞蟻迅速地爬上獵人的腳趾,鑽進他的褲管,就在獵人扣動扳機的瞬間,小螞蟻咬了他一口。
獵人一分神,子彈打偏了。
槍聲把大鳥驚起,振翅飛遠了。

大鳥可憐小螞蟻幫了牠一把,小螞蟻感恩圖報,救了大鳥的命。為什麼呢?

這是動物乃至人類的本能,牠(他)們會在得到別人的恩惠後,自然而然產生一種回報別人的「負債心理」,一有機會,一定連本帶利去報答。

你是否碰到過這樣的情況:你主動給別人帶了早餐回來,通常,在他中午出去吃飯的時候,你請他能否順便給你帶回來一份時,即使外面太陽熾烈,他也會答應給你帶回來。

但是在你沒有給他任何小恩小惠的情況下,他通常都會委婉地對你說:「要不,我們一起去吃吧。」
或者直接對你吼道:「熱死人了,我還懶得去買咧!」

俗話說:「受人一飯,聽人使喚」、「吃人嘴短,拿人手短」、「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」。
通常,人們在接受了他人給予的恩惠後,都會產生一種必須回報的負債感,只要有機會,就會回報給對方,報答對方的恩情,以期達到心理和感情上的自由和平衡。

這些都是人的「負債心理」在起作用。
這種在得到對方的恩惠後,就一定要報答對方的心理,是人類社會中根深蒂固的一個行為準則。

一位心理學教授做過一個小小的實驗,證明了這種心理的普遍存在。

他在一群素不相識的人中隨機抽樣,給挑選出來的人寄去了聖誕卡片。
雖然他也估計會有一些回音,但卻沒有想到大部分收到卡片的人,都給他回了一張。
而其實他們都不認識他啊!

給他回贈卡片的人,根本就沒有想到過打聽一下這個陌生的教授到底是誰。
他們收到卡片,自動就回贈了一張。

也許他們想,可能自己忘了這個教授是誰了,或者這個教授有什麼原因才給自己寄卡片。
不管怎樣,自己不能欠人家的情,要給人家回寄一張,總是沒有錯的。

當從別人那裡得到好處,我們總覺得應該回報對方。
如果一個人幫了我們一次忙,我們也會幫他一次,或者給他送禮品,或請他吃飯。
如果別人記住了我們的生日,並送我們禮品,我們對他也會這麼做。

中國古代講究禮尚往來,也是「負債心理」的表現。
正所謂:「投之以桃,報之以李」。「負債心理」可以使人們答應一些在沒有接受恩惠時一定會拒絕的請求。

「負債心理」的威力在於,可以把對提出請求者的印象完全掩蓋住,即使是一個陌生人,或者是一個不討人喜歡或不受歡迎的人,如果先施予我們一點小小的恩惠然後再提出自己的要求,也會大大提高我們答應這個要求的可能。

為什麼「負債心理」有如此大的威力?
關鍵就在於一旦受惠於人,就會總感覺虧欠了別人什麼似的,如芒刺身,渾身不自在,必須回報,才能讓自己的心理重壓獲得解放,讓自己的心靈獲得自由,心安理得地生活。

我們可以有效地利用人的這種受了恩惠要回報的心理傾向,先主動給予對方一些好處,非常自然的好處,對方就會回報給你多得多的好處和方便。

我給他一個大白兔奶糖,他就會還給我一顆金絲猴水果糖,或者給我一個香蕉、一個麵包等其他的方式。
即使是不還給我,他也會對我多多少少有一些愧疚感。

在生活中,我們經常會見到這種現象:想找別人幫忙,就會先熱情地帶上一些補品什麼的送到他家裡去,或者先請他吃飯,往往後面的事情就順理成章,比較好辦了。

如果在沒有任何小恩小惠或小給予的情況下,要讓他答應幫忙就困難的多,他也許會來個「秉公處理」,事情就算沒戲了。

「給予就會被給予,剝奪就會被剝奪。信任就會被信任,懷疑就會被懷疑。愛就會被愛,恨就會被恨。」人是三分理智、七分感情的動物。

我們送出什麼就會收回什麼,給予什麼就會得到什麼。
幫助的越多,得到的也就越多,假如自己越吝嗇,也就越會一無所有。

欲有所得,當先給予。

我們經常會在大街上碰到一些散發美容健身之類傳單的年輕人,他(她)們會熱情地說:「免費體驗,先去嘗試」,而我們大多數人都會直接躲避開,因為我們知道免費體驗過後,就該付出了。
既然我們不想付出,就不願意接受這種優惠。
這也能證明「負債心理」的普遍尋在,人們的內心都存在有「負債心理」,得人好處,就得回報,不想回報,最好不拿人好處。

小牛見母牛在農民的皮鞭下汗流浹背地耕田,感到很難過,就問:「媽媽,世界這麼大,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在這裡受苦,受人折磨呢?」

母牛一邊揮汗如雨,一邊無可奈何地回答說:「孩子,沒辦法呀,自從咱們吃了人家的東西,就身不由己了,祖祖輩輩都這樣啊!」

在交際中,我們主動為他人提供某些信息,為他人介紹朋友,給他人提供一定的方便,他人通常也會回報給我們類似的或者多得多的信息、朋友和方便。

同時,我們也要謹記,得了別人給自己的小恩惠,就要盡可能地回報他。
在不是很熟悉的朋友之間,你求別人辦事,如果沒有及時地回報,下一次又求人家,就顯得不太自然。
因為人家會懷疑你是否有回報的意識,是否感激他對你的付出。
及時地回報,可以表明自己是知恩圖報的人,有利於相互的繼續交往。

當然,在關係很親密的朋友之間,就不一定要馬上回報,那樣可能反而顯得生疏。
但也不等於不回報,只是時間可能拖得長一些,或有機會再回報。

世上沒有絕對無私奉獻的愛情,不像歌裡和詩裡表現的那樣。
愛情也是講求有所付出有所回報的,雙方需要保持一個利益的平衡。
如果平衡被嚴重打破,就可能導致關係破裂。

人與人之間的互動,就像坐蹺蹺板一樣,要高低交替。
一個永遠不肯吃虧、不肯讓步的人,即使真正得到好處,也是暫時的,他遲早要被別人討厭和疏遠。

本資料來自海峽對岸某論壇,如有侵權,敬請告知!

arrow
arrow

    皇甫東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